第169章 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(2 / 3)

些小事。尽管如此,黄书记仍感到很好奇。

一边用餐,黄书记一边向会计询问道:

“那么这家小酒馆的收益状况究竟如何?”

此言一出,众人立刻都把目光投向他。

毕竟,收益问题是头等大事,无论之前工作做得多好,一旦出现亏损,之前的努力便全白费了。

会计脸上的笑意逐渐扩大,答道:

“还没满一个月,正式的结账还没有开始,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——”

“肯定是盈利。”

“甚至可以实现盈利增长超过一倍。”

黄书记听后,心中的担忧烟消云散,他对李平安投去了充满赞赏的目光,感到十分惊叹。

因为他所知的其他店铺,大多数都状况不妙。公营经理入驻后的普遍做法是打压 ** 经理,完全控制店内的经营,导致管理人员增多、员工增加,然而收益却大打折扣,甚至连保持原有的水平都很难。然而,在李平安管理下,

不仅没有陷入同样的困境,反而成功实现了盈利翻番。

从外面那热热闹闹的情景看来,黄书记觉得这一切都很真实。能把店铺经营得如此之好,不挣钱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!

这也是实情,早晨增设的早餐服务虽不赚多少,但提供了许多便利,吸引了一批稳定的客人。

到了中午,这里几乎成了外卖快餐摊点,许多顾客都是从远处赶来的,买了餐食带走。

晚上,小酒馆依旧营业,生意依旧火热,似乎没有任何消极的影响。

继续阅读!

因此,实现盈利翻番看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。尽管如此,看似简单,实际上却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一点。

小酒馆虽然规模不大,但李平安的创新思维和敢于实践的态度值得赞扬。

一般人即便有好主意,也不见得敢去尝试。

黄书记情不自禁地赞叹道:

“平安同志,真是有想法又敢于实践啊。”

“正是因为你这样的态度,这里才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。”

“改变思维模式,自然就会走不同的道路。”

“我认为你应该好好推广一下这套做法。”

“让其他公营经理们也学习学习,看看如何改进工作!”

说完,他又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。

黄书记心中也有几分不满。

的确,其他店铺的状况,真是让人看了心痛。

但也情有可原。

那些公方经理,

人数众多,

却大多不懂经营之道。

他们一进入店里,便滥用手中的权力,什么事都管,随意指挥别人瞎干。

简直就是外行指导内行。

如此情况,亏损也在所难免。

吃完午饭后,

众人又来到了裁缝铺。

前厅挑选的人寥寥无几,大家走了一圈,来到后面。

而裁缝铺的后院里,也是一派繁忙景象。

之前采购的那些机器,

全都投入使用了。

大家都热火朝天地赶制轧钢厂的工作服。

黄书记见此情景,

也兴致勃 ** 来。

此前,李平安找到他,

请他帮忙推销工作服。

结果,轧钢厂的五千套工作服订单,

终于顺利拿下。

黄书记询问进度,

李平安答道:

“没问题,进度顺利得很。”

“前两天,我们已经送去第一批四千套,还剩下一千套,这两天也完成了很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