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一般人那样报告自己斩首的数量,也没有提及投降的士卒,他只是咧嘴一笑,说道:“陛下,臣为陛下省下了五年的粮食。”
“哦?”刘秀微微挑眉,露出一丝好奇。
吴汉接着解释道:“贼众有十万之多,如果我们拖延时间,与之僵持不下,那么每年消耗的粮食将高达两百万石。然而,臣只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,如此一来,省下的粮食便是臣的战功。”
刘秀听完,不禁朗声大笑起来,他的笑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,甚至惊起了檐角的积雪,“簌簌”落下,宛如碎玉一般。
笑罢,刘秀忽然收敛笑容,一脸严肃地说道:“有功自然应当封赏,但有过也同样应当问责。”
吴汉猛地站起身来,快步走到刘秀面前,双膝跪地,叩头谢罪道:“微臣有罪,恳请陛下责罚!”
刘秀面无表情地看着吴汉,淡淡地问道:“你有何罪?”
吴汉低头答道:“微臣先是斩杀了朱浮,导致延误战机,此乃一罪;而后又擅自做主斩杀贼首,此乃二罪;最后,微臣在火焚下博时,未能控制火势,致使民宅被烧,百姓受苦,此乃三罪。”
刘秀听后,缓缓地垂下眼帘,用手指轻轻地抚摸着刀身上的缺口,沉默片刻后,才缓缓说道:“朱浮已主动上书请求将自己贬为庶人,朕已经准了他的请求。至于你擅自做主斩杀贼首之事,念在当时情况紧急,且你也是为了战事着想,朕暂且记下这笔账。”
说到这里,刘秀稍稍停顿了一下,然后继续说道:“至于民宅被烧一事……”
话音未落,只见一名内侍手捧着一个木匣走到刘秀身旁,小心翼翼地将木匣放在桌上,然后打开盖子。众人定睛一看,只见木匣里装着的竟然是清河郡百姓联名所写的万民折。
刘秀拿起万民折,展开看了看,然后对吴汉说道:“这万民折上说,你虽然烧了他们的茅屋,但却救了他们的性命,他们愿意为你在广平侯立一座生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