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5章 与其被动拆分,不如主动拆(3 / 3)

途的安-225。

谢凯这才明白,这两个老家伙退休后也没闲着,甚至因为在退休之后,没有了基地的束缚,更是放飞自我。

安东诺夫生产工厂里面尚未完工的那架安-225被他们花32亿美元买下来的事情,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。

这让谢凯心中也非常不舒服。

他之所以同意采购安-22这样被淘汰的落后飞机全套生产技术跟研发资料,一方面是国内基础比较合适,给航空系统人员练手的机会,一方面就是让安东诺夫有钱把这架飞机给制造出来,到时候苏联解体,用很低的成本就能从无法养活两架安-225的安东诺夫手中搞回来。

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倒好,他们不仅是盯着人家的飞机,还盯上了安东诺夫的技术员、设计研究资料……

要不然,他们也不会傻得真的花32亿美元买安-225。

谢凯不阻止,也是因为这个。

苏联解体后,安东诺夫就会按照协议,跟红旗集团合作,开工建造大型飞机生产厂。

运-15的研发,哪怕只是运-10的宽体改型,技术难度也超乎了研发团队之前的心理准备。

有安东诺夫加入,对鸿琦集团的技术发展,将会产生莫大的作用。

同时,安-225苏联人最开始设计建造,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发射航天飞机跟火箭。

红旗集团跟航天相关部门合作,准备建立全球卫星通讯、定位、导航网络,然后跟国际上在这方面的业务跟国际供应商展开竞争。

用这样庞大的飞机把火箭带到上万米高空发射,发射成本将会降低很多。

谢凯搞同意搞这飞机回来,绝对不会是因为这飞机够大。

无法收回投资的东西,除了军工科技,红旗集团都不会要。

“首长,这点小钱,咱们基地还是可以承担得起的。而且,这种飞机,完全可以用来运输运-10、运-15的机身,同时也可以整体运输列车车厢……”谢凯终究开始吭声了。“我们基地跟tiě&n bu相关研究团队在合作研究高速铁路的技术,真研究出来了,用这个来运输列车车厢,也是很靠谱的,万一能出口,那运输起来更霸气……”

{本章完}

p重生军工子弟 43230dexhtl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