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陆飞咂摸着嘴,“比亚迪秦呢?”
“电池这方面绝对没问题。”
王传福不无自信道:“电池是比亚迪的基本盘,可以说在全世界也找不到几个对手,非要论起来的话,国内也就是陆总你重资的‘赣西时代’算个对手。”
&no和外观设计,只要等明年lte牌照的发放,就可以和odel s一样搭载车载模块909t。”
陆飞瞥了眼床上如睡美人的刘亦飞和刘师师,轻手轻脚地走到阳台,合上拉门。
“唉,其实要不是因为比亚迪的战略,必须收购上下游供应商,整合自己的垂直供应链,先推出公交电动车k系列,如果可以像特斯拉那样全世界到处采购零部件,秦肯定比odels上市的要早,要更好。”
王传福心里很不服气。
“谁让比亚迪是华夏新能源车企。”
陆飞坐在躺椅上,翘起二郎腿。
一般来说,没有车企会愿意自己制造零部件,大多数都会选择外包,特别是巨头,只需要掌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研发,相当于是汽车设计与组装公司,因为能大大降低成本。
哪怕是丰田、大众,也不会像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这么疯狂,包罗万象。
但也是被逼出来的,毕竟有的选,谁又愿意这么大包大揽,要不是国产汽车产业大而不强,品牌跟不上,技术跟不上,自然只能从其它供应链采购,自然在议价上挺不直腰杆子。
成本自然控制不住,注定死路一条。
这就是传统油车时代,国产车打不过合资车的原因,日德系的供应链体系,死死地拿捏着国产车的采购和生产成本。
到了电动车时代,也是这样。
蔚小理是如此,小米的su系列也是。
就是刹不住成本,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才不是9.98万,也不是19.98万,而是40万!
“陆总,现在比亚迪自己能解决电池、电机、电控、模具、底盘和汽车配件,尤其是大功率电机和高效的电控,完全可以独立研发制造出来。”王传福半炫耀半苦恼道,“我现在在考虑要不要把车灯、座舱也自己干了?”
“消停点吧,这些就交给逻辑来办。”
陆飞笑道:“三电领域,我就不强求比亚迪用逻辑的技术,但在其它方面,可以优势互补的,尽量优势互补,就比如这个车灯。”
“我完全赞同,这样的话,比亚迪既可以节省成本,又可以更快地推陈出新。”
王传福不疑有他,毕竟眼见为实。
自己可以亲眼见识过逻辑在汽车领域的恐怖,从底盘、激光雷达、智能座舱,到三电系统、电子电气架构,从半导体芯片,到高阶自动驾驶、智能驾驶平台等解决方案……
从里到外,从硬件到软件,不是已经研发,更新换代,就是正在研发,排队上马。
也许在电池方面,比亚迪靠技术积累,领先逻辑,但独立研发的电机、电控和芯片,可比比亚迪强,更别提更牛的芯片、通信、云计算、软件、系统生态等领域,岂止是领先。
简直就是,遥遥领先!
反观国内的其它车企,没有这种整体的研发和整合能力,只能外采不同品牌的零部件,然后在适配上投入巨量的软件开发时间和成本,还不一定调配得好。
更关键的是握着核心技术的爸爸一不高兴甩个脸子,马上面临零部件断供的困境。
“好,很好,比亚迪就当新能源汽车里的‘丰田‘、‘bba’,逻辑呢,就当好这个新时代的‘博世’,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。”
陆飞想到逻辑和比亚迪的结合,至少是问界和比亚迪融合的加强版,忍不住想说一句。
当今新能源汽车天下,唯比亚迪和华为,